中餐不如西餐高级?有人揭开了背后的“种族偏见”

来源:红厨网      2020-12-19 14:51:00     

你在美国吃过中餐吗?

不仅变成了黑暗料理,还卖得便宜。

看了这位亚裔大厨的揭露才知道,

原来饮食不仅是吃喝,背后还有着种族偏见和歧视。

在美国最出名的美式中餐“左宗棠鸡”

去年3月初,我到美国出差,吃了几天西餐,中国胃发作,就在当地找了家中餐馆。

菜单很亲切,咕噜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结果一吃就变味了。

原本口感酸甜的咕噜肉用了美式的BBQ酱汁,而麻婆豆腐是煎炸过的,很脆。

在我看来,这完全就不正宗,甚至可以说是难吃,但这个馆子却排起了长队,深受当地人喜爱。

我很不解,直到有一天看到了 Netflix 出的美食片《不中看的美食》,才明白中餐在美国的演变和现状。

这部片的英文名叫:Ugly Delicious

《不中看的美食》里介绍的食物并不精致,反而是些不凹造型的普通“丑食”,但豆瓣评分却高达8.8。

主持人张戴夫(Dave Chang)是美国最红的米其林亚裔厨师,登上过《时代》杂志、福布斯的封面,他对饮食文化的独到见解,也是该片高口碑的原因之一。

在节目中,他揭露了中餐廉价的残酷事实,还有一些国家对国家之间的偏见。

美式中餐大多数都不正宗

中餐是全球份量最重、分布最广的菜系之一,连南极洲、太空站都有供给。

可在美国要找到正宗的中餐却很难,大多是像片中的“四不像”——左宗棠鸡和炸得硬邦邦的春卷。

在美国开中餐馆的一个四川大叔说:“如果我做最正宗的中国菜,会没生意的。”?

那么,中餐在美的生存环境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个是西化。

以前在美国的中餐馆,菜单上有250种菜可选择,但这却让吃惯炸鸡汉堡薯条、崇尚“快餐”的老外没法点菜。

这也就导致了中餐逐渐往简单做。比如说,任何有馅的食物包括生煎、汤包都称为“饺子”。

而另一个事实是,美国白人对中餐的偏见和歧视依然存在。

第一代中国人移民美国时,干着苦力,开廉价中餐馆。然而,美国甚至用官方出台《排华法案》来打压欺负。

因此,中餐也跟着华人的身份,逐渐成了 low 的代名词,甚至还被传食用猫狗的残骸。

那怎么样的中餐算高档?

肯定不是唐人街那种,把小笼包放在蒸笼里端给客人的正宗吃法。而是把小笼包放在白盘子里,浇上一点干酪、搭配上鲜花,改成美国人认为的“顶级美食”的样子,价格马上翻三倍。

即便是全纽约最好的中餐厅,在《纽约时报》上永远只能拿到两星。

除了服务和环境,中餐永远会被美国人透过白人视角来审视。你会发现,大家吃的不仅是食物,还是身份和话语权。

吃中餐会口干、头痛、发抖?

除了不高级,美国人对中餐还有一个更大的偏见——味精。

“中国人以做菜放味精著名,这是吃中餐会头痛的原因之一。”

“我会有头痛的感觉,会口干一会儿。”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张戴夫和食物历史学家 Ian Mosby 采访了一些美国白人。

当被问到吃完中餐的感觉时,他们说自己会出现头疼、缺水、全身颤抖等症状。这明显就是味精摄入过量的表现。

张戴夫紧接着给他们分发薯片和零食,对于这些食物,大家都很享受,也没有不适,甚至还抢着吃。

张戴夫随后说,“这些零食里都是味精。”

于是,有位受访女性就马上反驳,“中餐才会加入味精吧?”

Ian Mosby 对此解释说,“其实味精是美国使用最多的食品添加剂之一,每年能用上百万吨。”也就是说,味精大部分不是用在中餐厅,而是用在食品加工行业。

从数据来看, 亚洲菜和欧洲放的味精量也是一样的,但在座的白人,全都不相信。

不放味精,是一种 “政治正确”?

时至今日,中餐被误会、被排斥的标签,还是很难被撕下。

在中国对味精的使用,在欧美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唐人街走一遭,常常能看见亚洲餐馆招牌上贴着 “No MSG” 。

MSG 就是味精的英文缩写,对味精的恐慌在欧美国家十分常见。味精已然被妖魔化,不放味精是一种 “政治正确”?。

即使科学界已多次辟谣,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白人会将自己遭遇的身体问题归结于 “吃了味精” 。他们甚至为此发明了一个全新的词汇 —— “中国餐馆综合征”。

打上“NO-MSG”标语的中餐馆

对中餐的恶意,不止表现在平日的生活里,甚至还拍到了纪录片中去:一旦有美国人就餐后发热头疼,一定是在中餐馆味精吃多了。

在美国纪录片《1000种死法》里,就有一集是关于一个胖子去中餐馆吃味精死的。

这名胖子名叫迈克,他很喜欢吃中餐,所以一家接一家,一顿接一顿地吃,终于有一天,他感到左臂刺痛、瞳孔放大,接着就倒下了。

记录片中给出的死因分析是:是中餐馆放味精太多,导致了迈克心脏吸收大量味精,从而心律失常,症状持续,引发死亡。

味精:???

中餐馆:????

这都能背锅???

不过,美国人可不管这么多,骂就是了。

那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味精究竟有无危害?

这大概需要从味精的发现说起。

第五种味觉的发现

古人很早就有鲜味的概念,虽然不能细究到化学层面,但是通过经验,已经知道鱼和羊经过烹煮后,会释放出美妙的味道。

而 “酱” 是古人对鲜味有目的的利用。

最早的酱类调味品出现于西周,那时的酱是用各种肉类腌制而成的,称作醢。

到了西汉,大豆逐渐进入酿造领域,取代稀缺的肉类成为酱的主角。在这时,出现了最早的酱油。

而后,酱油这种鲜味调味料,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调味品一起,奠定了中国咸鲜味型的基础。?

除了中国人,古代腓尼基人也会制作一种腌制鱼酱,称为 Garum 。

这种酱料具有很强的鲜味,可以用来增加菜肴的整体风味。

这种酱料后来被带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整个环地中海地区,成为古代欧洲美味的标配。

Garum,也可以说是一种古早的鱼露

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烹煮或者发酵过后,可以变得如此鲜美。“鲜” 这种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它真的是一种味觉吗??

直到 1908 年,这个问题才得以初步解决。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化学家池田菊苗,从昆布中分离得到了带有强烈鲜味的化学物质 ——?谷氨酸。他证明了,食物中的谷氨酸离子,其实就是鲜味的来源。

为了增加谷氨酸的溶解度,池田菊苗尝试制备了几种不同的谷氨酸盐,其中,谷氨酸钠的味道是最好的。?

池田菊苗把这种味道命名为 Umami(日语口语中 “鲜美的味道” )

第二年,池田菊苗研发出了批量生产谷氨酸钠的工艺,并成功申请了专利。他还在这一年成立了 “味之素” 公司,大规模生产这种调味料。

从此,谷氨酸钠走向世界,当传到中国时,我们赋予了它更本土化的名字 —— 味精。

后来,经过科学家更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鲜味的生理机制终于渐渐揭开面纱——鲜味确实是和酸、甜、苦、咸都不同的第五种味觉,而这种味觉来源于味蕾上味觉细胞中一个叫作 TAS1R 受体的结构。

当鲜味物质与这个受体结合时,会释放神经信号,传入大脑的味觉中枢,引起?“鲜” 的主观感受。整个神经回路跟接触甜味、苦味时非常相似。

这项发现,终于让鲜味正式成为人类发现的第五种味觉。?

在池田菊苗发现味精后,关于鲜味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很快,1913 年,池田的弟子小玉新太郎发现干鲣鱼片中有一种核苷酸 ——?肌苷酸(IMP),也具有强烈的鲜味。

1957 年,另一位研究者国中明发现,蘑菇中的鸟苷酸(GMP),鲜味也很显著。奇妙的是,如果把这两样东西放到味精里,即使很少的量,也会让味精的鲜味猛增。

现在,我们把这两种核苷酸称为 “呈味核苷酸” ,鲜味终于不再是谷氨酸钠的专属味道。而呈味核苷酸也很快量产,添加到味精里,于是,第二代增鲜剂面世了。

随着研究进一步进行,人们发现,可以产生鲜味的物质很多,除了谷氨酸和呈味核苷酸外,还有丙氨酸、甘氨酸、蛋氨酸、琥珀酸,它们都具备鲜味。

而这几种物质的鲜味又有细微的差异,如果把它们融合在一起,那么鲜味就会彼此增效,达到 1+1>2 的效果。?

后来,味之素公司又发现,有一些小分子短肽(比如谷胱甘肽)对于整体的鲜味增强也有帮助,他们自创了一个新词叫作 Kokumi ,用来形容骨汤中醇厚的底味,并认为这种味道是独立于鲜味的一种全新味道。?

味精的制造方法,在今日也有了天然的解决方案,有些公司会将植物蛋白水解,产生大量氨基酸,再做成粉状,供给配料公司当增鲜剂用,这就是水解植物蛋白(HVP)

还有些公司,会先发酵特定的酵母菌种,生成大量的蛋白质与核酸,然后再将它们分解成为氨基酸及核苷酸,最后喷雾干燥成具有强烈鲜味的粉状原料,这就是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在不同的鲜味物质调和之后,鲜味剂整体的鲜味变得更加自然,更接近食物本身的鲜味。

“中国餐馆综合征”的真假

而当全球人都在共享味精带来的愉悦时,为什么偏偏是美国发生了大量由味精引起的身体不适?
这一切还要从一封信说起。

1968年,美国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这篇来信的署名是 Robert Ho Man Kwok 。

这个人在信中写道,他每次在美国的中餐馆吃饭时,都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脖颈后麻木,后来渐渐蔓延到手臂和背部,引起心悸和疲劳。

当时,这个作者对于可能发生症状的原因做了一些假设,认为有可能是源自烹调过程中添加的酒精和钠,或者是味精成分。

但是,文章发表以后,人们关注的焦点莫名其妙地就落在了味精上,没有人再去追问读者来信中写的其它原因。加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导致大部分人都相信中餐馆里的味精会带来一系列身体症状。

而这些症状,也渐渐从头疼、脸部潮红,到喉咙肿胀、胸口疼、呼吸急促等等,不一而足。?从此,欧美群众掀起了对味精,乃至对所有中餐馆的抵触。

当然,这里面还掺杂了一些种族歧视者的兴风作浪,他们往往只是热衷于抵制中餐馆,而对自己国家生产的零食中添加的味精视而不见。

最后,中餐馆只能纷纷挂上 “No MSG” 的招牌,去重新赢得大家的信任。

后来,科学界为了搞清楚 “中国餐馆综合征” 的原因,对味精做了很多非常严谨的双盲试验,结果反而证明了味精的安全性。这一系列试验,都未发现任何症状与味精有关联。

美国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992年对味精又做了一次系统性的研究,这次研究,重新证明了味精的安全性。时至今日,味精还在 FDA 的安全食品添加剂名单里,并且没有添加剂量限定。?

那么,?“中国餐馆综合征” 究竟是怎么回事?

目前科学界比较主流的解释是,这些症状可能有很多彼此独立的原因。

比如,有些症状可能是一种叫做“蜡样芽孢杆菌”的细菌污染了饭菜所致;有些症状可能是心理原因所致。总之,现在科学界对味精的安全性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结论就是:味精很安全,没必要过度担心。?

味精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其实,味精的主要成分 ——?谷氨酸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与核苷酸、多肽等成分一起构建了一个食物的鲜味特征。食品工厂所做的,仅仅是把这种物质单独拿了出来,用工业的手段大量生产了而已。

而在天然的鲜味食物中,本身就富含谷氨酸盐,如果真的是谷氨酸钠引起了症状,那在食用天然鲜味食物时,也会引起症状,这显然不合常理。?

谷氨酸钠存在在很多天然食物中,其中鱼肉就含有丰富的谷氨酸钠

那么在《1000种死法》里,那名叫迈克的胖子,真的是因为中餐馆放味精太多,而又食用了大量的中餐而导致死亡的吗?

要知道,味精的半致死剂量是:LD50(味精)=19900mg/kg。

也就是说,一个65kg的成年人,一次性要摄入1393.5g(将近3斤)的味精,才有50%的几率重蹈迈克的覆辙。

所以我们严重怀疑,他是撑死的。

诚言,有些餐馆味精放得太多,鲜味太强,会导致菜品整体风味失去平衡,这是不可取的做法。但适量添加味精来增加菜品的风味,无论对美味,还是对健康,都无可厚非。

因此,我们真的不应该对这样一种正常的食品添加剂抱有如此大的偏见。

文章参考:外滩TheBund《中餐不如西餐高级?美国最红的亚裔大厨揭开了背后的偏见》 | 作者:Cassie;FoodWine吃好喝好《不放味精,是一种 “政治正确”吗 ?》

|0
|0

发表评论

禁止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不道德内容。

红厨菜谱 红厨食材

热门文章

微信授权登录红厨网,您的个人信息将保密,不会用作其它用途,请您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