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厨师”上岗经营餐厅,一大批厨师又要慌了!
来源:红厨网
2025-07-14 10:32:10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家自称提供“未来餐饮风格”的餐厅WOOHOO将于今年9月在迪拜市中心开业。
而这家餐厅的最大特色是,其食材由人类厨师烹饪,但其它一切——从菜单到氛围再到服务,都将由一个名为“Aiman厨师”的大模型来设计。
据开发人员介绍,尽管Aiman厨师无法像普通厨师那样品尝、闻到和触摸菜肴,但这个大模型可以将烹饪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比如质地、酸度和鲜味等,然后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不同寻常的风味和食材组合。
换句话说,Aiman厨师是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食物,而不是靠直觉或经验,他可以创造出一些很特别的、人类厨师可能想不到的食材搭配和味道。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事实上,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与餐饮业的深度融合,“AI厨师”在餐饮业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从“AI厨师”掌勺,到直接用AI经营管理餐厅,AI智能技术正在影响着整个餐饮业。这未来是否会影响到厨师的职业生涯?传统厨师又该如何应对?
AI闯进厨房,
既能炒菜还能设计菜品
餐厅走向智能、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
从餐饮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高人工成本一直是餐厅经营的难题之一。一些餐厅想要聘请优秀厨师,就需要投入更高的花费。如今,一位普通厨师基本已经能拿到6千月薪,而一线城市的厨师月薪甚至能突破1.5万元。
更关键的是,厨师人才缺口太大,根据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厨师缺口将达400万。
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难招的厨师,还有传统后厨高峰期出菜慢、被催单,厨师流失导致的口味变样……都是现实的难题。
正是因为这些痛点、难点的存在,从而推动了AI智能机器人在餐饮业的应用。去年,北京市发出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宣告炒菜机器人可正式持证上岗。
连锁餐饮品牌也纷纷用上了炒菜机器人。比如,已经上市的小菜园,早在2023年就开始在部分门店里使用炒菜机器人,其招股书中曾提到,上市募集的资金一部分用于采购3000台炒菜机器人,单台客单价5万元。
还有秋金川味小炒,品牌旗下的一些门店已经用上了炒菜机器人。据了解,秋金川味小炒的炒菜机器人,一小时能稳定出品15-20道家常菜。
可以说,炒菜机器人已经承担起了过去传统厨师需要完成的切菜、炒菜、卫生清洁等重复性工作,能显著提升厨房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但这还只是AI技术在餐厅后厨最基础的应用。近几年, AI智能机器人还在不断进化,已经能逐渐承担起菜品优化、创新菜品的作用。
比如,利用AI智能机器人来精准分析食材成分,根据健康需求设计低脂、高蛋白菜品,还能通过分析点餐数据,预测消费者偏好,优化菜品研发逻辑,提升餐厅点餐率。
更甚者,AI还能探索非传统烹饪材料或改良菜品风味,智能生成菜谱。一如AI厨师Aiman这般,不仅能科学设计食物,还能将餐厅通常丢弃的肉类边角料或脂肪等食材,再开发利用,形成食谱,充当起了“创意引擎”的角色。
总体看来,AI智能机器人在餐厅后厨的应用,正处于黄金期。未来,伴随餐饮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AI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也会有越来越多餐厅接纳并使用AI智能机器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能否取代厨师?
传统厨师又该如何应对?
AI智能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那是否说明,未来传统厨师就要被淘汰?
倒也未必!
援引工人日报的报道,在北京海淀区工作的淮扬菜厨师韩健表示,机器人厨师完全取代厨师是不可能的,机器人可以将厨师们从一些粗加工或者大众化菜品制作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烹饪效率,但制作更高级的菜品或者研发菜品都需要真人厨师的参与。
秋金小炒的研发总监李蓬也曾向红厨网讲述称,不管是智能厨房,还是炒菜机器人,都需要专业厨师做“指挥官”,会看数据报表、懂设备维护、能优化流程、会调教机器人的厨师,会是很多餐饮集团疯抢的香饽饽。
按照李蓬的说法,厨师不会被取代。相反,机器会帮助厨师从单调乏味的炒菜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成为美食研发工程师,这是身份角色的转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Aiman的开发者也坦言,使用Aiman厨师的目标并不是要取代人类厨师,而是要成为他们的助手,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经验。
也就是说,AI智能机器人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厨师,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背后,还需要专业厨师去“调教”。但厨师群体也不能掉以轻心。面对AI智能机器人,传统厨师未来还需要提高厨艺,增强自身的本领。同时,也要不断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学习新的技术,特别是要提升掌握智能设备的能力。
放大到整个餐饮行业来看,短期内,AI智能化应用或许会对传统餐饮从业人员构成冲击,但长远来看,AI智能机器人、AI厨师的应用也将推动餐饮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并创造出一些新的岗位,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本文由红厨网原创,作者:瑾泱,题图来源:图虫创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赞
|0收藏
|0